单选题
1、某八层框架工程,高24.5m,使用筏板基础,基础埋深在天然地坪下3.5m,如以天然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土为淤泥质土,其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点值为fa=110kp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3.8m;经计算地基土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需要,建筑物整体倾斜为0.0032,设计使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地基进行了处置,则处置的目的是。
A、提升地基承载力;
B、提升地基的抗渗透稳定性;
C、提升地基的抗滑移稳定性;
D、提升复合层的压缩模量,减小地基变形;
D
2、某工程使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置,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值时,可使用s/b=所对应的重压。
A、0.006;
B、0.008;
C、0.01;
D、0.012
B
3、经处置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对于用载荷试验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值,应按进行修正。
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办法;
B、宽度修正系数取0.0;深度修正系数取1.0;
C、宽度修正系数取1.0;深度修正系数取0.0;
D、可以不进行修正;
B
4、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在进行地基土液化初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
B、当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
C、当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
D、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
C
5、高压喷射注浆三管法,是指。
A、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三种介质;
B、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干粉三种介质;
C、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水泥浆液和水泥干粉三种介质;
D、同轴复合喷射水泥干粉、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三种介质;
A
6、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滑坡地段的公路路基形式应选取。
A、宜使用路堤形式;
B、宜使用路堑形式;
C、滑坡上缘宜使用路堑形式,滑坡下缘宜使用路堤形式;
D、滑坡下缘宜使用路堑形式,滑坡上缘宜使用路堤形式;
C
7、某建筑物使用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m,埋深在-2.0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180KN/m;自地面以下6m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19.2KN/m3,孔隙比为0.768;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点值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点值为。
A、170kpa;
B、186.1kpa;
C、168.8kpa;
D、177.5kpa;
B
8、某砂质边坡,砂土的内摩擦角为45°,边坡倾角为30°,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
A、1.7;
B、0.6;
C、1;
D、1.35;
A
9、某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该边坡设计时的边坡安全系数宜为。
A、1.30;
B、1.50;
C、1.15;
D、1.05;
A
10、某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该基坑设计验算时的基坑侧壁重要程度系数取值为。
A、1.00;
B、1.10;
C、0.90;
D、1.30;
B11、使用予应力锚索时,下列选项中项是不正确的。
A、预应力锚索由锚固段,自由段及紧固头三部份组成
B、锚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以下倾15°~30°为宜
C、预应力锚索只能适用于岩质地层的边坡及地基加固
D、锚索需要作好防锈防腐处置
C
12、在岩石坡面的喷锚支护架构设计时,对于全粘结型锚杆,其浆体材料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Mpa。
A、15;
B、20;
C、25;
D、30;
C
13、某建筑基坑工程开挖深度为8m,基坑的平面尺寸为:20m×30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需要,在进行详勘时,包括建筑物、基坑工程在内的平面勘察面积及基坑部分的勘探点深度下列布设适当的是。
A、20m×30m、8m;
B、40m×60m、12m;
C、60m×70m、15m;
D、60m×70m、20m;
D
14、形成泥石流的条件为。
A、有陡峻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
B、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短期内有很多水的来源;
D、A+B+C;
D
15、对于塌落围岩重压或块体滑落围岩重压,其实质为。
A、由围岩弹性形变引起;
B、由围岩塑性形变引起;
C、由岩块之间的摩擦力控制;
D、由塌落或滑落的岩体重量用途于支护结构上的力;
D
16、某场地上部15m范围由两层土层a、b组成,厚度分别为da=5m、db=10m;其垂直渗透系数分别为kav=0.1m/d、kbv=10m/d,则15m土层的垂直渗透系数kv为。
A、10.1m/d;
B、9.9m/d;
C、0.294m/d;
D、0.673m/d;
C
17、岩溶发育的条件为。
A、具备可溶性岩层;
B、具备溶解能力和足够流量的水;
C、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渠道;
D、A+B+C;
D
18、土体应力、应变原位测试有以下几种办法:
1、岩体抗压强度测定;
2、岩体抗剪强度测定;
3、岩体变形测定—承压板法;
4、岩体变形测定—狭缝法;
图示与测试办法对应的是。
A、2-a,3-b,4-c,1-d;
B、3-a,4-b,1-c,2-d;
C、4-a,1-b,2-c,3-d;
D、1-a,2-b,3-c,4-d;
D
19、对于工程上而言,下列关于地面沉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地壳表面在自然力用途下导致地区性的导致地区性体降低运动;
B、指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导致地区性的总体降低运动;
C、指地壳表面在自然力用途下或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导致地区性的总体降低运动;
D、主如果指由抽取液体所引起的地区性地面沉降;
D
20、以下哪一项不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A、严格实行国家设计规范;
B、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需要;
C、正确处置装修架构和选择设施标准;
D、适用和经济的统一
D21、湿陷性土是指。
A、湿陷系数≥0.015的土;
B、湿陷系数≥0.015的土;
C、在200kpa重压下,浸水载荷试验的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大于0.023的土;
D、在200kpa重压下,浸水载荷试验的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大于0.015的土;
C
22、经自由膨胀率试验测得某膨胀土试样在水中膨胀稳定后的体积为16.5mL,则该土样的自由膨胀率为。
A、65%;
B、80%;
C、33%;
D、没办法确定;
A
23、当某场地地震的基本烈度为7度时,相应的众值烈度约为。
A、5.45度;
B、7度;
C、8度;
D、8.55度;
A
24、对于每一个钻孔的液化指数,下列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液化土层实测标准贯锤击数与标准贯入临界值之比越大,液化指数就越大
B、液化土层的埋深越大,对液化指数的影响就越小
C、液化指数是无量细钢参数
D、液化指数的大小与辨别深度有关
A.
25、为满足确定设计地震动的需要,工程勘察单位至少应提供的资料或参数包含。
A、有关地震环境方面的资料和场地环境方面的资料;
B、设计基当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点周期;
C、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土层钻孔资料等;
D、A+B+C;
A
26、对于地基失效问题应主要依赖的方法加以解决
A、地基处置;
B、结构手段;
C、建筑手段;
D、综合手段;
A
27、使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面沉降量时,对于粘性土层,可按进行计算。
28、对于丙类建筑,当地基的液化等级为紧急时,抗液化手段的选择应为。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置;
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置,或更高需要的手段;
D、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置;
B
29、用载荷板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值时,对于已确定的4个试验点的承载力数据,符合以下条件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A、当满足其极差低于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B、当满足其极差低于中间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C、当满足标准差Sn≤0.15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D、当满足标准差Sn>0.15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A
30、根据《建筑地基处置技术规范》的规定,在使用下列地基处置办法施工的过程中,有涉及施工安全方面的强制性条文的是。
A、石灰桩;
B、CFG桩;
C、夯实水泥土桩;
D、高压喷射注浆桩;
A多选题
1、山区地基的特征主要表目前上。
A、地基的不均匀性;
B、场地的稳定性;
C、高渗透性;
D、高膨胀性;
A、B
2、使用CFG桩地基处置后,设置褥垫层有哪些用途为。
A、保证桩、土一同承担荷载;
B、降低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C、可以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
D、可以调整桩土水平荷载分担比;
A、B、C、D
3、在喷锚支护所用的喷射混凝土配制时,一般需添加的外加剂有。
A、早强剂;
B、缓凝剂;
C、减水剂;
D、防冻剂;
A、C
4、采空区上部岩层变形的垂直分带包含。
A、冒落带;
B、裂隙带;
C、弯曲带;
D、变形带;
A、B、C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划分场地类别的依据为。
A、场地土种类;
B、等效剪切波速;
C、覆盖层厚度;
D、地下水位;
B、C
6、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下列什么建筑边坡应进行稳定性评价。
A、选作建筑场地的自然边坡;
B、因为开挖或填筑形成井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的边坡;
C、施工期出现不利工况的边坡;
D、用条件发生变化的边坡;
A、B、C、D
7、地震波由组成。
A、P波;
B、S波;
C、面波;
D、R波;
A、B、C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含。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B、中国地震动的反应谱特点周期区划图;
C、地震动反应谱特点周期调整表;
D、地震烈度区划图;
A、B、C
9、在以下各种防治流砂与管涌的手段中,说法正确的有。
A、尽可能防止水下大开挖施工,如借助流沙层上面的土层作天然地基,或使用桩基穿过流沙层等;
B、控制地下水出逸点处的水力梯度,使其小于临界水力梯度;
C、人工减少地下水位。将地下水位降至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层以下,然后再进行开挖。
D、设置截水墙。截水墙应进入地下肯定深度,改变地下水的迳流条件,即增长渗流渠道,减小地下水力梯度和流速,满足抗管涌、流沙的需要。
A、B、C、D
10、当借助振冲法消除地基液化时,关于处置范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
B、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3。
C、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2排桩;
D、宜在基础外缘扩大2~3排桩;
B、C、D11、下列是冻土力学性质指标的是。
A、冻土切向冻胀力;
B、融化压缩系数;
C、冻胀量;
D、冻土抗剪强度;
A、B、C、D
12、对于滑坡勘察的剪切试验宜使用。
A、快剪;
B、饱和快剪;
C、饱和固结快剪;
D、不排水不固结剪;
A、B、C
13、在通常情况下,对大部分的结构而言,抗震设防第三水准的设计需要是通过达成的。
A、第一阶段设计;
B、第二阶段设计;
C、定义设计;
D、抗震架构手段;
C、D
14、从正确的辨别砂土和粉土液化可能性角度来看,标贯试验必需满足三个需要是。
A、自动落锤;
B、回转钻进;
C、干钻;
D、泥浆护壁;
A、B、D
15、通常情况下,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可以确定的数据包含。
A、设防烈度;
B、设计基本加速度;
C、设计特点周期;
D、等效剪切波速;
A、B、C
16、在下列场地中,是建筑抗震不利地段的是。
A、孤立的山丘;
B、软土场地;
C、可能产生滑坡的地段;
D、液化土地段;
A、B、D
17、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辨别条件包含。
A、地质年代;
B、黏粒含量;
C、地下水位;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A、B、C、D
18、当地基土液化时,在设计时采拿下列什么手段可减轻液化的影响。
A、选择适合的基础埋置深度;
B、调整基础底面积,降低基础偏心;
C、加大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
D、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防止使用对不均匀沉降敏锐的结构形式等;
A、B、C、D
19、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下列什么建筑边坡应进行稳定性评价。
A、选作建筑场地的自然边坡;
B、因为开挖或填筑形成井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的边坡;
C、施工期出现不利工况的边坡;
D、用条件发生变化的边坡;
A、B、C、D
20、依据墙背倾斜状况,重力式挡墙可分为等。
A、俯斜式挡墙;
B、直立式挡墙;
C、衡重式挡墙;
D、砖砌挡土墙;
E、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F、仰斜式挡墙;
A、B、C、F21.基础宽度为3m,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重压分布为三角形,边缘重压为80kPa,最小边缘重压为零,基础埋置深度为2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的平均重度为20.0kN/m^3,下列论述中看法是正确的。
A、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基础底面重压的分布符合小偏心的规定
B、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底面重压分布的偏心已经超越了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
C、用途于基础底面上的合力总和为240kN
D、用途于基础中轴线的力矩为60kN·m
E.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考虑偏心荷载时,地基承载力特点值应大于120kPa才能满足设计需要
ABCD
22.已知矩形基础底面的重压分布为三角形,边缘重压为Pmax,最小边缘重压为零,基础的宽度为月,长度为L,基础底面积为A,抵抗矩为w,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力为N。下列的表述中符合上述基础底面重压分布特点的正确说法。
A、偏心距e=B/6
B、抗倾覆稳定系数K=3
C、偏心距e=W/A
D、边缘反力Pmax=2N/3A
ABC
23.使用文克勒地基模型计算地基梁板时,下列选项正确。
A、基床系数是地基土引起单位变形时的重压强度
B、基床系数是从半无限体理论中导出的土性指标
C、按文克勒地基模型计算,地基变形只发生在基底范围内,基底范围以外没地基变形
D、文克勒地基模型忽视了地基中存在的剪应力
ACD
24.现在工程中在地基设计计算时,地基中应力的计算与分布使用的基本假设条件是。
A、地基土是均匀连续的
B、基础底面的重压看作是刚性荷载
C、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
D、地基在深度和水平方向是无限延伸的
ACD
25.中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不符合下列假定。
A、平面应变假定
B、刚塑体假定
C、侧重压系数为1.0
D、塑性区拓展深度为0
BD
26.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特点值的办法有。
A、载荷试验
B、原位测试
C、公式计算
D、工程实践经验
E.旁压试验
ABCDE
27.按《建筑地基墓础设计规范》,在对地基承载力特点值进行修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B、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基础埋置深度应从填土地面标高算起
C、由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点值,不需进行深度修正
D、对于地下室,如使用箱形基础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中国大陆面标高算起
E.对于地下室,如使用条形基础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中国大陆面标高算起
ACE
28.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桥涵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应依据下列那几个方面确定。
A、地质勘测
B、原位测试
C、野外荷载试验
D、临近旧桥涵调查对比
E.既有建筑经验和理论公式的计算
ABCDE
29.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在确定软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基础受水冲刷时,埋置深度由一般冲刷线算起
B、当偏心荷载用途时,B与工分别由B′与L′,代替,B′=B-2eB;L′=L-2eL
C、对于大中桥基础,可由公式[σ]=[σo]+γ2计算容许承载力
D、软土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再按基础深、宽进行修正
ABD
30.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在对地基容许承载力修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坐落于挖方内的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由开挖后的地面算起
B、假如持力层为透水者,基底以上:土的容重使用浮重,即土的饱和重度减水的重度
C、假如持力层为不透水者,基底以下持力层的重度使用土的饱和重度
D、冻土不再进行深宽修正
ACD